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回清从龙> 第十八回 康熙布棋

第十八回 康熙布棋

康熙采纳魏东亭的建议决定选派八旗子弟去西洋学习,第二日早朝快结束时,他向群臣公布了这个消息,当然打着幌子:“各位爱卿,朕要从八旗子弟中选些聪明好学的入宫陪朕读书,年龄在十五到二十岁之间,你们向朕推荐些人来.”

群臣听到这个消息显得激动万分:前些日子一直羡慕明珠,他儿子纳兰性德才13岁就做了御前侍卫,没想到现在这样的好事也落到了咱们头上。给皇上当侍读,这是何等体面的事啊,说不定以后他们还能做太子太傅呢。有了这层关系,以后不就好做官了吗?

一散朝,那些旗人大臣便走亲访友、奔走相告。顷刻间,这消息就传遍了满蒙汉二十四旗。没有合适人选的就把亲戚家甚至是包衣奴才的孩子给荐进宫去。

本来康熙是让南怀仁帮他把关的,可南怀仁被魏东亭拉去铸炮了,只好让安文思和利类思来挑大梁。好在他俩和南怀仁感情甚笃,又受了南怀仁的嘱咐,不至于泄露秘密。

康熙本以为那些大臣会良莠不齐地乱荐一气,没想到他们也不敢在皇上面前丢份儿,荐来的人还都有些真才实学。饶是如此,选拔时也不敢稍有疏忽,只要和鳌拜有一丝的联系,立刻找个理由给打回去。用现在的话说,政治可靠是先决条件。

经过第一轮的选拔,有60个少年入围。下面就要进行更加残酷的“淘汰赛”了,进而优中选优、精中选精。毕竟名额有限,送他们留学又要花费大把的银子,本着节约的精神,只得如此。

然,有一个人是幸运的,那就是纳兰性德。他被康熙点了名,直接领了去欧洲的船票。当然,过场还是要走的,他每天也要和那60个少年一起学习西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康熙发现这些少年学习西学的劲头十足,毕竟西学要比枯燥乏味的四书五经有意思的多,特别是那些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科学实验。

当那些王公大臣们得知他们荐进宫的人全被皇上拉去跟两个洋鬼子学习西学时,一个个叫苦不迭,“这不是误人子弟么?”。

于是,奏折雪片般的从内阁飞向康熙的书案。对这些奏折,康熙看都不看,连内阁的票拟都不屑一顾,批上“知道了”就发了回去。

这些大臣看到皇上批复如此爽快,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