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玄幻奇幻> 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二十一章 宏大构想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二十一章 宏大构想

硝塔脱除氮氧化物。经过处理地气体进入成酸塔。再通过吸硝塔。就可以得到硫酸。”

陈晚荣这套生产方法既不同于铅室法。又不是接触法。铅室法地问题在于效率低。硫酸地浓度低。再。铅太贵。造价高。正是因为如此。铅室法才为塔式法取代。

铅室法是最古老地硫酸生产方法。曾经存在一百多年。之所以叫做铅室法。是因为生产硫酸地主要设备是中空地方形铅室。由此而得名。其原理和塔式法一样。是利用氧化物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

经过焚烧得到的二氧化硫差不多有三五百度,经过脱硝塔脱除氮氧化物,引出地主要是二氧化硫,还有氧化物,氧和水蒸汽。二氧化硫得到的是亚硫酸,不是硫酸,因而需要进一步氧化得到三氧化硫才行,这一步在铅室中完成。

在铅室中,二氧化充分氧化,生成三氧化硫,再吸收水,生成硫酸。这一过程非常缓慢,根本原因在于形成的是酸雾,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凝结成液滴,坠入铅室底部。因而,一般采用多个铅室串联的办法来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来,铅室的需要量就多了,成本也就高了。

同时,这种办法生产的硫酸浓度较低,不能满足工业的需要,这就迫使进行改良,这才有塔式法的问世。

所谓塔式法,就是用装有填料的填充塔取代铅室。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一是不再使用大量地铅,降低了成本。二是使用了填料,填料具有“切割” 作用,提高了效率。三是,这种方法得到的硫酸浓度较高。

铅室法得的硫酸浓度在65%,而塔式法提高到76%,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接触法得到的硫酸浓度更高,陈晚荣之所以弃用接触法,是因为接触法要使用催化剂。以现在地条件,造出催化剂这事只能想想,不太可能。过一段时间,等到条件成熟了,造出催化剂,使用接触法还是可期的。

司马承祯有些失望地道:“小友,听你说得神乎其神,我还以为硫酸有多难造呢,没成想,这么简单,几句话的功夫就完了。”

“简单?硫酸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不简单。”司马承祯以说话地多少来评判难易,还真是失之大谬,陈晚荣忙道:“道长,我只是简略说说,真要做起来,很难,比起做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