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后锋> 第二百三十五章 没用

第二百三十五章 没用

夏对保定府那个小村的村民所说的话并不只是独事实上,这些话都是由东北军政治部统一制订,并且由楚钟南批准施行的。为了这些话,政治部的各级军官在东北六省深入了解,在入关之前,也曾派人进入京畿一带对老百姓的普遍情绪进行了调查,足足准备了一年多。

而这些话之所以这么激烈,甚至还带有一些反对皇权的刺耳之言,主要是因为政治部考虑到大明王朝此时正处于一个大破灭,大改变的时期。自祟祯登基开始,大明朝廷历年积攒下来的矛盾终于开始暴,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七年。忠心为国之个词已经让人无法考量,虽然这个世界上依然还有不少人,像扬州的史可法等忠臣义士,可是,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在为大明朝廷的前途感到担忧。他们对大明已经失望,期待着一个新的秩序的诞生。这也是为什么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大明朝廷的官员们几乎无一愿意跟随樂祯,不仅没有殉节的,反而还有大多数投向了李自成,就连饱受皇恩的皇亲国戚、辅、尚书、大学士都是如此。虽然这也是因为这些大臣们的德行问题,但主要的,还是因为大明本身。事实上,如果李自成不是过度放纵部下,致使手下军纪败坏,在北京城进行了大肆的破坏,同时也严重地打击了那些读书人的投效心理,说定,大顺真的就可以成功奠基了。

不过可惜的是,李自成的草莽本性并没能让他抓住这个机遇。这位草莽英雄的悲哀并不是在于他失去了得到天下的机会,而是他差一点儿就能真正地拥有天下!而前有大明的败落,后有李自成的恶劣表现,所以,此时此刻,正是攻击皇权的最佳时机。皇权,楚钟南并不视之如洪水猛兽,而且他自己也已经对其有了一丝向往。可是,像大明皇帝,乃至原本历史上的清朝皇帝那样,他宁可不取。皇权,肯定要受到限制。这是在小北荒的实力积攒到一定程度,并且打算对当时的后金动进攻的时候楚钟南就已经开始谋算的事情。从平时地言谈身教就不住地向身边的人灌输这种理念,如今,十几年已经过去,虽然他本人的权威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多大的影响,可是,不可否认的,“皇权必须顺从于民意,服从于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观点已经真正的深入到了东北百姓,尤其是原本出自小北荒地百姓心中。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