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武侠仙侠> 官场先锋> 第2876章 谜底揭晓

第2876章 谜底揭晓

有地没回市府大院而直接回宿舍别墅, 反锁到书房拿起文房四宝, 摊开宣纸,一气呵成将印象里的《寻隐者不遇》画了出来。

随后与谈戎视频展示此画,她定定看了数分钟微微颌首道:

“字画水平虽不怎地,意境倒出来了,也难得你强记工夫这么厉害,换我可能做不到。你是迄今为止唯一亲眼目睹两个版本摹本的人,比较出细微差异吗?”

白钰道:

“我发现的共有六处,前五处感觉属于不同临摹者在运笔和风格方面不经意的体现,无关大局,只有一处……你去过白云山吧?”

“路过,没特意游览,怎么了?”谈戎诧异道。

“白云山每当霏雨绵绵时站在山脚向上看,云雾缭绕于黛山葱绿间,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柏家摹本里隐者戴着斗笠钓鱼,说明山间正下着小雨,山峰间若有若无飘着雾气;今天看的郑家摹本却无云雾,笔法很清楚就是没有。”

白钰肯定地说。

谈戎沉吟道:“建文帝在白云山居住了数年之久对大山特性应该了如指掌,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那么郑家摹本是错的?”

“你再想想,画中山峰严格对比的话根本不是白云山,发现没?”

“中国古代山水画讲究意境,不可能象西洋油画那样过于真实。”

白钰道:“从写实角度讲水墨画确实比不上西洋油画,然而建文帝书画造诣达到相当水平,写意挥洒、形色兼具,亭子、松树、野草等局部细节可以按美感需要增删,但大框架不能篡改,画黄山,要让人一眼看出这就是黄山,而不是泰山、华山、庐山……”

谈戎被他弄糊涂了,直截了当问:“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白钰斩钉截铁道:“第一,郑家摹本最接近真迹,应该如实复制每个细节而柏家摹本因为真迹年代久代且保管等方面问题,很可能局部墨色模糊而误作烟雾;第二,如果郑家摹本是对的,说明建文帝画的不是白云山!”

“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我觉得一回事儿。”谈戎已有不耐烦之意。

“什么细节郑家不清楚,柏家却一看便知?”白钰道,“基杜与勋城相隔数百公里中间有两座大山,明代交通极为不便基杜郑家不太可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