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大唐天子> 第六十六章 人才济济

第六十六章 人才济济

程赶回来。宋璟回到长安, 引起了一场风波。

“甚么?宋璟回来了?不会吧?”

“是真的!他真的回来了!这段木头回来了。我们完了。”

“木头?你太小瞧他了, 他就一铁块。对他威逼利诱全都没用,看来我们的麻烦大了。”

“宋璟就一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完了!完了!”

那些被触动利益的人得知宋璟回来的消息后,感到绝望了。对于宋璟的刚直,谁个不知,哪个不晓?

要想对宋璟威逼利诱,那是没用的。不管你是谁,哪怕是皇亲国戚,只要你犯了法,他就会按照律法来处置。

对于这样的人,这些钻营之人不能不绝望。

很快的,那些钻营的人消失了,没人敢再想着钻营了。

“宋璟的威名比朕的名头还要好使。”李隆基得知这一消息后,开个玩笑。

“人的名,树的影,宋大人刚直无私,诸邪退避,果是不假!”姚崇也是调侃一句。

就这样,革除积弊之事更加顺利了,在朝着既定的目标进行。

又过了一段时间,姚崇上奏,道:“陛下,革除积弊之事,已经按部就班的进行,不会有大的波澜了。臣以为,是该开科取士,招揽人才的时候了。”

“好!”李隆基欣然,道:“传旨:开科取士!这次,朕要亲临金殿,挑选人才!”

一道旨意很快就被传遍天下,天下读书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大为振奋。

唐朝很重视人才,会重用人才,让他们有用武之地,这是唐朝强盛的原因所在。

更别说,李隆基要亲自挑选人才,这就是天子门生了。谁能不振奋?于是乎,读书人收拾东西,赶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与春秋战国的“抡材”大典,汉朝的举孝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并称中国古代的四大取士制度,官员十之**就是由此而来。

虽然科举考试在近代没落,被批得体无完肤,然而,不得不说,科举考试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这点,或许有人不同意,不过,我要提醒他们的是,看看唐朝那些名相,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科举考试。

所以,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