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大清第一太子> 第44章 第 44 章

第44章 第 44 章

分,大部分丢失。这就导致有些书籍,跨度太大,没有过渡。

比如可能这本还在说普通农具的产生,后一本已经在谈自动化收割机了。

这让人怎么理解?

“汗阿玛可曾想过,我跟光哥就两个人,就算我们把一辈子的时间都用上,日夜钻营不睡觉,累死累活也不可能把那些东西全部吃透,更无法全部做出来。”

康熙叹气,他如何没有想过,若完全没有想过,他又怎会尝试安排人去钻研呢?

“不知汗阿玛当初寻的都是些什么人?儿臣猜测,恐是学识满腹之辈多,擅长格物的民间能人少,对吗?”

康熙默认。

“儿臣并不是说学识满腹之人不好。只是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他们能将现有学问钻研透彻,证明他们足够聪慧,却不代表他们可以把三百六十行都摸透。

“即便一样是玛法的书籍,每一本的方向也不尽相同。其中有关于医药的,有关于机械的,有关于农业的,种类繁多,不一而足。譬如,您若是让一个学医的去看机械制造,让一个擅长农事的去搞医药,岂不是抓瞎?”

康熙苦笑:“朕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你看过那些书,该明白这些书中的内容大多过于惊世骇俗,里面的东西若真造出来,影响巨大。”

他是担心贸然交由大批民间能人研习,会被人钻空子,导致技术外流,若被有心之人利用,先一步取得成果,恐对朝廷不利。而且他也想把好东西最大限度的掌控在自己手里,因此做出这些东西的人,最好都是自己人。

“都说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文武如是,这些也如是。我们只需表示出对格物一道的重视,再赏以高官厚禄。自然能吸引天下英才来赴。

“若说名声,皇家已有了杂交水稻,有了牛痘,有了水泥,如今又有了青贮饲料。就算以后他人做出新东西,又如何能盖过皇家的风采?更别说,他们在学习,在进步,我与光哥也没闲着啊。”

康熙一怔,静静看着胤礽,半大少年的脸上全是大无畏的豪气与自信。

康熙忽然笑了。是啊。皇家已经做出那么多东西,民心所向,又何惧他人脱颖而出?

更何况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文武如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