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其他类型> [清穿]东宫女官> 第 151 章

第 151 章

“姑姑, 如果我也派人出海与别国进行贸易呢?”

只要平安回来, 自然是暴利,而且商船必定会带回更多新的技术、医疗……

容歆控制不住地从手腕撸下手串,抠着上头的佛珠,强自平静道:“还是那一句话,您的身份,私自做此事并不合适。”....

而且大清对海贸的态度,太子相当于顶风作案,万一爆发……

容歆捂住脸,这都是什么事儿,怎么越劝还越坏事儿了呢?

“姑姑?”

“太子。”容歆揉了揉脸,对太子认真道,“不管商船出海有多少好处,我不建议您此时想此事,您该先着眼眼下,一步一步来,先平安顺利地推行新商法,建书院惠学子,甚至……皇上不是在畅春园开辟了稻田,命人研究使粮产更多的方法吗?”

“能做的事情千千万,不要太过激进。”

....

太子为推行新法,教经希在苏州暗地里搞事,容歆已经很是心惊胆战,为何不能循序渐进?非要试图一下子去挑战康熙的底线吗?

更何况太子是真的太过着急了,这件事也要做,那件事也要做,他还只是太子,朝中大臣并不是全都听命于他,万一翻车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容歆年岁不轻了,除了偶尔戳一戳康熙的底线,已经习惯了更加稳妥的行事风格,是以她语气又重了些,坚持道:“无论您做什么,我是一定会支持您的,但时机不合适,请您三思而后行。”

太子沉思良久,微微点头道:“姑姑所言极是,我会分清楚轻重缓急。”

容歆得了太子的话,心稍稍落下些许,找回她今日过来的目的,道:“皇上需得顾全大局,因此考量颇多,您建书院一事,需得条条件件均可教人朝中大臣无法反驳。”

太子颔首,“胤礽亦是如此打算,倘若朝中还是以‘国库空虚’为由,我便准备效仿当年岱州赈灾一事,向民间筹集。”

“您若想得皇上支持,不若便为书院命名为‘仁昭书院’,您皇阿玛实际极念旧,又喜好名声,以此可稍加砝码。”

其实单讷敏一人,便可教康熙心软几分,容歆对此笃定不已。

可想到讷敏和孝昭皇后的缘分,出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