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四百三十五章 自由邦与突破口

第四百三十五章 自由邦与突破口

卢大钧也来到了纳雷什金大厦。

他与马小鹏是前脚后脚到的,不过并不是一起的。他们从自由邦而来,是新京政府派出的官方考察团的成员,与马小鹏自然走不到一路。

卢大钧是个黄黑混血儿,今年三十多岁,出生在自由邦首都新京港。他的父亲是莫氏王朝的高官,母亲是一位流放到自由邦的东方儒者的女儿。从小跟着外祖父学习儒家经典长大的他,说实话还是颇有些书卷气的,谈吐比较文雅,人品也没得说。在与东岸官员、学者的交谈中,人家每每惊讶他这么一个黑人竟然一点也不粗陋,这令他很是自豪。

卢大钧现在官拜自由邦王国的一路转运使,算得上是实权官员了。这次新京王廷组织考察团访问东岸,他因为汉语造诣深厚,因此便被选为副团长,漂洋过海来到了东岸。带队的正团长是王族子弟,目前正在东岸首都四处活动,他们这些成员则来到已成一片经济热土的潘帕地区,考察东岸的城市建设及工商业布局。

卢大钧因为是转运使,平日主要工作是为与印第安人作战的王朝军队筹措、运输给养,同时也负责新占之地的地方经济秩序的恢复,因此他对东岸的农业、商业政策非常感兴趣。今天来到纳雷什金大厦,真的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他真切地想到这个商业圣地来看一看,看看东岸人的商业是如何运作的,哪怕仅仅是些皮毛也是有益处的。

“商务盛则交涉得手,国势自振。”逛了一圈后,卢大钧等人也累了,于是便坐到了大厦底楼的咖啡馆内,一边抽烟喝咖啡,一边闲聊。

“这商学院、商务局之设立,我看很有必要。”抽完一根烟后,卢大钧朝坐在身边的几人说道:“不讲商学,不启发商智,如何与外国商人交涉?制货者应懂工艺,运货者需知商情,否则步人后尘,听人操纵,岂能获利?吾国商政第一义,就在于创办农工商学堂、派遣留学生学商、创造商务报。”

说完,他将一份最新出版的《生意人报》放在桌上,指着上面的各类商务要闻,轻轻叹了口气,其意不问自知。其他几人官位比他低,面面相觑之后,也没敢贸然开口。只有一位坐在卢大钧对面的全程陪伴他们的强东贸易公司张姓经理笑了笑,然后说道:“卢使君当真是明白人,这些内外盈亏、金银涨落、各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