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北走廊(三)

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北走廊(三)

一辆四匹马拉着的重型轨道货车带着一阵刺耳的刹车声缓缓停在了铁轨上。几名士兵从车厢外跳了下去,然后陆军第103连连长龙旭整理了下仪容,踏着士兵们摆放好的踏板下了车。

这里是峡谷堡,位于西岭东侧边缘地带的一座年轻的城镇。铁路站与不远处的城堡正在进行着紧张的施工,首都地区的建筑材料公司日夜不停地将大批建材生产出来,然后通过水路运输至下伊河堡码头,然后又通过马车或重型轨道货车运到峡谷堡来。

工地上活跃着大约上千名南非劳务工、九百多名雇佣工人以及五百余名劳改营的中南欧籍强制劳动犯人,总人数将近两千五百人。在他们的努力下,各项工作都进行得比较快,尤其是峡谷堡的城墙,这座周长不超过一千米的小型城堡目前已经完工了一半以上,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将会彻底完工。

这两千五百人中,来自南非的一千人是不用付任何报酬的。他们来东岸相当于给宗主国服劳役,只不过这个劳役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而已。当然他们自己也不是很吃亏,只要他们按时服完这三年劳役,那么他们就将从此脱去奴隶身份,成为南非八旗中上六旗的自由民,同时还将得到一笔遣散费。这个待遇对他们来说算不得多么坏,因此虽然工作很苦、很危险,但他们依旧愿意干下去,直到被送回南非获得自由。

九百多名雇佣工人则来源复杂,部分是本地的居民。大约为四五百人;另外还有一些被高额工资和相对良好的生活条件吸引而来的查鲁亚人、瓜拉尼人。大约有一百多人;最后还有三百多名非法入境的流浪汉。主要是中南欧人。除了打零工的本地居民能获得日薪一角五分的待遇外,其他人都只能获得五分钱的日薪——因为他们无法提供合法的身份证明。

身份证明这种东西比较复杂,上面除了列明人的姓名(最多四个汉字)、年龄、性别、居住地、外貌描述等几个基本要素外,还需要有居住地村长、民兵主任、乡长签字盖章。这些身份证明都有一定的期限,到期就要更换,否则过期后就会遇到很多的麻烦。比如,你找工作就绝不能拿着过期身份证明,那样明白无误地会被拒绝的。

这些外来者中好一点的。比如那些查鲁亚人还有人帮他们弄了个短期临时身份证明,这可以让他们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