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北雄> 第1646章佛事

第1646章佛事

外,信奉佛祖的权贵们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打击,于是心怀怨恨者多了起来。

不久拓跋焘便不得不做出了妥协,酷刑杀死了崔浩等人,并灭其族,灭佛之事就此不了了之。

不两年,拓跋焘也被近臣杀死。

这其实就是佛教的反扑,雄才大略如拓跋焘者,也不能幸免。

…………

北周武帝宇文邕就是拓跋焘第二。

灭佛的方式也差不多,只是他比拓跋焘要做的彻底一些,在宇文邕在位年间,据说责令三百万僧尼还俗。

听到这个数字你其实就能明白当时的情况有多严重,三百万僧尼啊,北周的人口才多少?都去当了和尚尼姑,他们又占据了多少社会资源?

所以说宇文邕的灭佛行动是得到了朝中很多人支持的,因为佛徒太多了,贵族们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这拨下来,北方的佛教几乎销声匿迹,比拓跋焘所面临的局面要好的多。

只是宇文邕最后年纪轻轻便暴毙而亡,就不知道其中有没有灭佛的原因在里面了。

第三位后继者是隋文帝杨坚,他是北周的臣子,见过宇文邕的手段,眼瞅着天下一统,南方佛教盛行,北边也大有死灰复燃之势,于是想要伐山破庙,再来一拨。

可惜雷声大雨点小,据说是被杨广给劝住了,所以南边的人都很感激晋王杨广,说他是佛子降世云云。

由这些事件可以看的出来,佛教在南北朝时期是多么的辉煌,同时他们又与当政者产生了怎样残酷的冲突,关节之处又在哪里。

这是旁观者的视角,可慧真等人的想法自然不同,作为灭佛事件的“受害者” ,拓跋焘,宇文邕这样的王者,在佛徒眼中自然都属于妖魔降世,专门是来跟佛门作对的。

而如今到了大唐年间,李破这个大唐开国之君好像就有这样的苗头,不然慧真在见驾之后也不会提起拓跋焘和宇文邕两位武皇帝。

不过让人无奈的是,佛教不比以前了。

隋末战乱当中,饱食终日,只知道参禅修法的和尚们根本没有一点抵抗力,什么僧兵不僧兵的,乱事一起,饿红了眼睛的百姓对一切占据了田土,吃饱喝足的人都有着天然的仇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