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北方之王>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

同德国开展经济军事合作。只是由于中国政局过于混乱,德国魏玛政府迟迟不知究竟把赌注押在哪一方才好。

中国内战连连,德国制造的武器因为优良的性能深受中国人欢迎,输入中国的军火几乎占据了中国进口武器的一半份额。希特勒上台后,大力扩充军备,中国的黑龙江李成坤首先和德国达成了以农产品和矿物资源换取德国武器的先例后,南京国民政府也效仿,使得中国引进的武器绝大部分都来之于德国。德国国防军在扩充军备的过程中为了检验其新式武器装备,国防经济部门需要获取并贮藏中国的战略矿产原料,工业巨头及军火商人需要向中国推销其产品并扩大销售,使得德国政府甚至贷款给李成坤政府用于购买德国武器。

无论是南京的蒋介石还是黑龙江的李成坤都十分重视和德国的友好关系,他们对德国也表现出和其他中国人一样的偏爱。对德国他们都有好感甚至崇拜,根据《中央日报》报道在李成坤初次在北方抵御住了日本的进攻,站稳脚跟后来到南京和蒋介石会谈中,他们都谈到了德国民族坚韧性格,刚强而勇敢,重视战士的荣誉。他们都很认同德**队训练有素、武器精良,可作为改造中**队的借鉴。

蒋介石认为应把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作为实现国家统一的指导原则。他甚至提出一个口号:“德国民族的伟大精神乃是我们未来的榜样。”李成坤更认同俾斯麦为首的那些德**事家和政治家对德国民族的改造,他们用了数百年的时间才把德意志民族和日尔曼人改造成现在的他们心目中完美的军人,认为要实现那些目标必须从最基本的人开始做起,否则必然是空中楼阁。

事实也表明了两个人所说话语并非只是随口之言,蒋介石无法完全控制民众和军队将领,他的政策很难普及。对那些政策各地均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①即使对民众几乎没有对人利益产生的冲击,旨在提高国民素质的“新生活”运动,也受到了各种暗地里的抵制,根本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即使政府拨款给军队,很难将钱全部花在军队身上,能保留十之三四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他们对这些要求并不是很迫切,对军队的投入始终没有能加强。

蒋介石在改编军队的同时不得不派遣大部分的军队和反对他的武装作战,这些战斗消耗

章节目录